- 鷹飛國際 >
-
走進美國 >
-
美國文化 >
- 當前位置
母親節,中美文化差異在這裏!
2019/05/09 來源: 編輯:Administrator
5月12日,是中国的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但过了这么多年的母亲节,你是否知道母亲节的来历呢?不知道的话,跟着鷹飛國際一起来科普下吧~

關于母親節來曆的神話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熊嶽城郊是一片海灘。海邊有一戶貧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爲命。母親爲了供兒子讀書辛苦勞作,兒子決心苦學成才報答母恩。然後兒子乘海船赴京趕考。許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兒子的音訊。母親很著急了,就天天到海邊眺望。一年,兩年,三年……母親的頭發都花白了,卻不見兒子的身影。母親一次又一次地對著大海呼喚:“孩子呀,回來吧!娘想你,想你呀……”年邁的母親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沒有盼到兒子歸來。
其實,他的兒子早在赴京趕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在母親伫立盼兒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讓母親灑下的淚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溫泉,滋潤出無數紅豔豔的蘋果;鄉親們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獨秀峰叫做“望兒山”,在山頂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館,好讓子孫後代緬懷母親的平凡而偉大的恩情。
隨著發展,鲅魚圈人民還保留著敬母愛母的古風。在每年五月“母親節”這天,都要開展各種敬母愛母活動。不少人還在慈母館內爲自己的母親立碑銘志,以表達對母親的崇敬。
母親節,中美文化有哪些差異呢?
1. 中國母親節,送禮只送母親;美國會款待擁有母親身份的人
飛姐之前看過一個笑話,小A在過母親節的時候,給媽媽送了一束鮮花,媽媽就把花曬到了家族群,外婆看到了就回複,爲啥沒有她的禮物?小A偷笑說到:找你女兒去。
雖然是一個笑話,但也反映了中國母親節送禮的對象,僅限自己的母親。美國的母親節卻不一樣,它是慶祝母性,感激母親和母親身份的人的時刻。許多人送禮物,卡片,鮮花,糖果給母親,也會請母親在餐館用餐或另行款待他們的母親和擁有母親身份的人,包括祖母、曾祖母、繼母、養母。

2. 對愛的表達,中國人比較含蓄,美國人比較大膽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中國人比較含蓄,不太主動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而母親收到的禮物,大多來自貼心的小棉襖,禮物的種類有鮮花、衣服、化妝品等。但在美國,不管兒子、女兒都會主動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送上一份精心准備的禮物,常見的禮物有鮮花,巧克力,糖果,珠寶和美容護理等等。
3. 中國媽媽不會主動去要禮物,美國媽媽會主動告知自己想要的
在中國,你如果主動問媽媽想要什麽禮物,媽媽一般都會告訴你,什麽都不需要,心意到了就行,通常媽媽們也不會主動向兒女要過節禮物,即使收到禮物也要推辭一番,但心裏還是很歡喜的,接受後一般也不當面打開。但在美國,父母會主動告訴兒女自己想要什麽禮物,而且收到禮物,當面打開稱贊一番,並且欣然道謝。
【鷹飛國際】16年专注办理
国内企业高管美国L1工作签证转绿卡、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注册美国公司、美国银行开户、海外公司注册、全球商标注册、各国签证等众多业务,详情咨询电话:400-7227-010,關注公衆號:鷹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