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飛國際 >
-
走進美國 >
-
美國醫療 >
- 當前位置
浅谈美國醫療体系丰富的资源优势
2018/12/04 來源: 編輯:Administrator
美國擁有著高度發達的醫療産業,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診療技術、最好的醫療教育和醫學院,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讓大家對美國醫療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1.嚴格的醫學教育體系催生高水准醫療水平
美國醫學教育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教育體系。與世界大部分地區不同,醫學教育在美國屬研究生教育,必須在修完大學本科所需課程,並通過美國醫學院入學考試後,方有資格申請醫學院。醫學院四年畢業後獲醫學博士學位,但想行醫,還必須通過美國醫生執照考試,並經過三至八年不等的住院醫及專科訓練和考試。同時,每年還必須積攢持醫學教育學分,每十年要參加一次專科再認證考試。美國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診療手段,這與其嚴格的醫療教育和研究是分不開的。對此,中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美國在骨科、外科手術、器官移植、癌症治療方面技術領先中國很多。特別在氣候宜人、華人較多的加州,有很多著名的私人診所,是經濟條件好的高端客戶治療某些疾病的上佳之選。
2.高度發達的醫療産業帶動醫療技術創新
美國的醫療産業高度發達,創新能力十分突出,不斷湧現各種治療新技術和新手段,尤其是在藥品研發和診療設備研發上。比如近幾年推出的一種新型的外科微創手術設備,達芬奇系統,這種設備與常規手術相比,損傷小,見效快,效果更好,美國已經普及好幾年了;黑素瘤轉移性肝癌的治療往往有多發性肝組織癌轉移,不適合手術治療。美國最新的技術利用免疫/化學方法切斷癌組織血供,不用大型手術就可以控制癌症;一些嚴重哮喘患者,任何藥物都不能徹底緩解病情。美國最新的微創手術治療通過切除部分呼吸道平滑肌,可以徹底根治哮喘;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腫瘤疫苗注射三次就可以控制晚期前列腺癌;新藥可以大幅提高丙肝治愈率;單側耳聾的治療運用非手術植入的助聽器,更換簡單,效果好。以上種種先進的治療技術和手段,由于進入中國醫院需要通過相當複雜的審批機制,因此時間上會比美國晚很多年,並主要集中的上海,北京的大醫院。這方面中國不僅有相當的差距,而且很難做到與國外同步。
3.標准規範的操作流程和人性化的服務
美國的醫療管理非常的嚴格,醫療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嚴格按照標准的流程和操作進行,這種嚴格透明的管理把治療的過程標准化,規範化,透明化,極大地減少了醫療過程中的不規範操作,更杜絕了醫生收紅包、亂開藥等情況的發生,讓患者放心就醫。除此之外,美國醫院還非常重視個體化的治療。根據病人的個體差異和疾病的不同情況,制定全方位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目前,基因分析已經使對癌症患者進行個性化治療成爲可能,用基因分析可以爲醫生提供有力的證據和信息,在實施治療方案時,可選擇對患者最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不僅提高了療效,還可以降低化療的毒副作用,同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更重要的是這種個體化治療集患者心理、患者家庭和社會等多方面的綜合考慮,爲患者解除了精神負擔和壓力,使其主動參與治療,以期達到最佳的療效。美國醫院有著真正“以人爲本”的服務理念,優美、舒適的醫院環境,方便、快捷的門診就醫,精神煥發的醫護風貌……,比如在美國醫院裏聞不到消毒水的氣味,美國醫院的牆壁也不會塗成白色,都是暖色調的,淡藍,米黃,給人感覺很溫馨,這些選擇都是經過心理學研究的。在美國醫院,你會感受到病人至上的氛圍,卻看不到任何的標語和口號,但是各種做法都體現了對病人的照顧和尊重:醫院公共場都有各種印刷精美的說明書或指南;病房門口都安裝了手消毒裝置,提醒和要求醫務人員每看完一個病人都要消毒,以防交叉感染等。在美國的醫院,“以人爲本”的理念深深地滲透在醫院的文化之中,無論從醫院的布局、裝備,還是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都是本著“以人爲本”的原則,只有在這樣完善發達的醫療保障體系中,才能保證並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和生命的質量。
4.先進的醫學理念發揮著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美国高度发达的医学水平除体现在上面提到的几点中,更体现在其不断推陈出新的先进的医疗理念。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美國醫療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往往要比单纯的医疗技术创新和突破更为重要。以癌症治疗为例,
美国癌症治疗界从90年代后半期已经开始改变肿瘤的“纯对抗性”治疗思路,反对無休止的大剂量放化疗的“战争模式”,而是主张适度治疗,提倡靶向用药的个体化治疗;而国内却尚未能跟上这种重要的治疗思想转变。过渡治疗,特别是过渡化疗,成了当今国内肿瘤生存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某省的肿瘤医院的一位肿瘤科主任在应酬席间,明确告诉席上诸位朋友:他的病人中,有约九成是死于化疗过渡的。当然,九成死于化疗过渡,原因很复杂。其中大部分是晚期难治性癌症,然而,这也折射出治疗过渡的危害性。我们知道,80年代以前,美国癌症死亡率与上海今天的现状接近(上海的医疗水平目前是国内最好的),也是不断攀高的。但在九十年代后期,生存期逐渐开始延长,而这正好是发生在国际肿瘤治疗界强调适度治疗,讲究提高生存质量,重视靶向治疗以后所发生的事。以致到了2005年,美国的癌症死亡人数第一次开始下降。因此,唯有先进的医疗理念才能真正有效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降低死亡率,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并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有质量的生存期能不断延长。
以下是2組客觀的癌症5年生存率數據,可以很直觀地了解中美兩國的醫療水平:
2008年中國衛生部發布的第三次全國死因調查顯示,癌症已經成爲中國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癌症死亡率與70年代相比增長了83.1%與90年代初期相比增加了22.5%。而美國癌症協會的2010年的癌症年度數據顯示,近年美國癌症年死亡率不僅沒有增加,從1990到2006年間,美國男性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1%,女性癌症死亡率下降了12.3%。
去年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中国上海、香港、天津、祁东四个发达城市的各种癌症5年生存率数据,同年美国癌症协会也在最顶级的医学杂志《癌症》上发表了全美最新的各种癌症5年生存率数据,就拿结肠癌来做说明,美国结肠癌平均5年的生存率是66%,而中国只有44%;美国乳腺癌平均5年生存率是89%,而中国乳腺癌平均5年生存率是82%……,要知道中国的数据是在中国医疗资源最好的香港、上海、天津等地收集的,而美国的数据则是全国所有医院诚然造成上述的数字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中美两国在癌症的预防,
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国内的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飞跃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国内的总体医疗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仍有很大距离。世界顶级水平的医疗资源的共享,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中东富裕国家已经非常普遍,在中国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并且成为一种新趋势。